协会动态公告:
周小川:货币政策调整仍有余地
作者:来源:信息时报发布时间:2015-03-30点击数:

博鳌亚洲论坛昨日进行了第34场分论坛,论坛探讨的主题是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前景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,货币政策主要还是根据国内经济来进行判断,我国货币政策调整仍旧有余地,但是这个余地不一定需要采用数量宽松。 货币政策不一定采用数量宽松

伴随着美联储首次加息时点日益临近,以及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宽松力度不断升级,全球央行货币政策的不同步性日益突出。

在其他国家相继推出量化宽松的大背景下,周小川认为,货币政策主要还是根据国内经济来进行判断,我国货币政策调整仍旧有余地。但是这个余地不一定需要采用数量宽松,因为中国既有价格方面的调整余地,也有数量方面调整的余地。我们不是零利率,所以可以综合运用手段来调节经济。“中国的货币政策将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进行判断,包括根据结构调整、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状态来进行判断。而不是说国际上别的国家怎么做,我们就感到有压力。”

周小川强调,未来一些传统行业可能出现很大难题,因此一方面要允许这些行业平稳地做出调整或退出,逐步降低传统行业占用银行资源;另一方面要鼓励新兴企业尤其是互联网创业企业、高科技企业的发展。

定量注入流动性效果需一定时间实现

针对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先行数据不及预期,一些市场人士认为现在已经到了央行该果断动用“工具箱”里工具的时候了,并且呼吁要把工具用在货币政策上,再次甚至多次降息降准的声音也愈发强烈。

周小川对此表示,央行已经从常规的货币政策回到了正常的货币政策,但是常态已经并不是过去的常态了,而是新常态了,所以这跟传统的老的常态还是不太一样的。“中国货币政策越来越多地要去依赖一系列的,包括物价机制、定量的政策工具结合在一起的,所以这是一些常规的货币政策的方法来实施货币政策的。”

周小川表示,最近实施了一系列的定量和物价的机制以及政策工具,为市场注入流动性,但资源分配的效果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实现。过去一段时间,央行采取多种工具和措施试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,货币市场利率比较明显地出现下行。但流动性和货币价格传导到实体经济可能存在6到18个月的时间滞后,部分企业可能没有立刻感受到融资成本的降低,要给政策传导一些时间。

将流动性引向实体企业

宏源证券分析师陈磊昨日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周小川的此番表态也表明了央行的态度,目前货币政策既不是放不放水的问题,也不是释放总量的问题,而是如何盘活存量,将流动性引向实体企业的问题。“目前基础货币与GDP占比已经偏高,如何提高存量货币信贷效率,加速周转盘活存量,优化整个金融运行生态环境,引导货币信贷流入实体经济,这才是货币政策的当务之急。”

陈磊进一步分析称,除了货币政策之外,财政政策也可以在应对经济增速下滑的过程中发挥较大作用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减税降费,且力度还可以进一步加大。

联讯证券分析师杨为敩对此也表示,目前资金面偏紧部分来自于央行货币政策的主动性收紧,央行的政策目标已经从“增长”这单一标的转换为多重标的。对于货币政策来说,“量紧价调”的方式是缓释风险的最优方式,这种做法类似于80年代萨克斯所提出的“休克疗法”。但央行很可能通过自身的结构性操作来定向供给低成本资金,而这种资金投向很可能分为三个区域:有利于调结构方向的区域、能够稳增长且风险不大的区域以及风险偏大且影响偏大的区域。从这三个区域来看,其代表性的方向分别为:中小企业(新兴产业)、基建领域以及地方政府债务(房地产领域)。

联系我们 | 设为首页 | 网站登陆 |

Copyright © 2005-2015 江苏省银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省协会版权所有2012-1号 备案号:苏ICP备05075282号

地址:南京市中山南路368号亚东名座8楼(培训部电话:83193282) 再投诉中心电话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