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199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在县域金融机构摸爬滚打了30年,从事党务工作17年。我是干业务“出生”,任如东支行行长、支部书记后,眼里、嘴里、心里习惯性地只有业务、只有指标。因此在初始阶段,片面认为只要党建考核不扣分就行,却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总分行把党建放到如此的高度;甚至一度疑虑,党建活动太多是否会制约我的业务发展。尽管如此,作为一名老党员的我,还是能按照上级的要求持续推进党建工作,却始终不得要领,没有找到党务与业务的结合点。
众所周知,近几年全行上下持续开展轰轰烈烈的“党员进社区”活动,凭借着对市场的敏感度,我意识到这是提高我们江苏银行在如东地区知名度的一个绝好途径。于是我与班子成员、党员干部共同商讨如何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、如何把党员进社区这项活动做实、做新、做透。经过一年的实践,我意外地发现,厅堂的客户越来越多,听得最多的就是“我们相信江苏银行”、“钱还是存在江苏银行放心”类似的话语。与此同时,如东支行的零售业务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,存款规模两年时间增长近20个亿,在当地首屈一指。突出党建主题,让老百姓信任我们,从而主动走进江苏银行,这已成为我们开展“党员进社区”活动的初衷和奋斗目标。
“党员进社区”活动着实让我尝到了甜头,更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党建工作的魅力和对业务的推动作用。这使我茅塞顿开、兴奋不已,并由最初地被动式、任务式完成党建转变为主动研究、扎实推进。为把这一理念的转变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、传导至基层每一名员工,我一遍又一遍地通过支委会、员工座谈会等各种途径,与大家共同分享党建工作给支行发展带来的显著成效,并提出“党建不是阶段性工作,不只是为了考核,我们要把党建工作做实、做细,更要做好、做出特色”。为了确保支行党建有效持续开展,我首推党建工作制度化,在年初便早早确立党建年度计划,不仅明确活动项目,更对完成时间和方式、责任部门和预计费用进行了细化,尤其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和记载;不仅列出每季、每月的工作要求,更将工作落实到天、落实到人;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,群策群力,在自选动作上狠下功夫,特别在支持民企、勇挑社会责任等方面不断创新,取得了良好成效。
习总书记提出,办事创业的三个“关键”:办好中国的事情,关键在党,关键在人,关键在人才。如东支行员工平均年龄33岁,应该说朝气蓬勃。但随之而来的烦恼就是,部分年轻人存在怕吃苦、抗压能力不强等弱点,导致他们在工作中有“打工心态”,缺乏一定的主人翁意识和主动进取精神。作为支部书记,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,如何管理员工、培养年轻人、激发他们的活力成为我们支委会讨论的主题。分行开展“树家风促行风”的活动使我深受启发,于是组织召开了“青年员工家长座谈会”。我以一个“过来人”的身份与员工家长真情交流。我说,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,岗位的锻炼、能力的提升以及经验的累积,都是无形资产;希望家长积极配合我们,帮助孩子树立正能量,鼓励员工全身心投入到实际工作中,与江苏银行共成长。这次活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。经过行内外结合,青年员工精神面貌和工作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改变。有的家长跟我说,孩子原来比较懒散,现在有了明显变化,下班回家后还主动练习技能;还有的说:孩子经常加班,但从不说累也不抱怨,我们家长一定做好“后勤部长”。这些话着实让我感动。我非常珍惜支行员工的积极变化,始终贯彻“出业绩出人才”、“有为才有位”的育人用人,使年轻人脱颖而出。近年来支行已为分行输送2名年轻有为的中层管理干部,培养了8名支行团队负责人。
在如东支行成立的这8年来,支行连续五年被总行评为优秀县域支行、连续五年评为分行五星级服务明星网点、连续三年被分行评为优秀党支部。每每有人提及,南通县域经济总量最小、成立最晚的如东支行为什么会取得如此业绩?我想说,正是因为我们深刻领悟到党建的重要性,正是因为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,更是全面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的激情以及先锋模范作用,并经历了由最初的“只抓业务不抓党务”、“业务党务两张皮”,直到“业务党务相融合”的发展历程,如东支行才能于激烈的竞争中稳步前进、茁壮成长,成为当地的一块金字招牌。经过近几年的实践,我终于深刻体会到夏平董事长所说的“抓党建就是抓核心竞争力”这句话的精髓所在,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,毫不动摇加强党的建设,才能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,保持久久不息的生命力!